第482章 太子悬梁自尽,逆党伏诛!(2/2)
罡风卷着血腥气掠过宫墙,最后一名死士的残躯重重砸在太子脚边。那人胸腔洞穿,半截肠子垂落在地,却仍倔强地伸手朝太子方向抓去,指尖在青砖上拖出蜿蜒血痕。太子凝视着这具尚有温度的尸体,突然仰头大笑,笑声震得破碎的琉璃瓦簌簌坠落。
\"好个帝王心术!\"他扯开染血的衣襟,脖颈青筋暴起如虬结的枯藤,玉带扣崩落满地,\"你留我性命,不过是要引蛇出洞!看着自己儿子的党羽自投罗网,看着我的妻妾赴死,看着这些人为我流尽最后一滴血——\"笑声戛然而止,他突然剧烈咳嗽,指缝间渗出的血珠溅在蟠龙柱上,\"你真的好狠,好恶毒!\"
皇帝立于云端,十二旒冕旒低垂,将他的神色隐在阴影里。夜风掀起龙袍下摆,露出暗绣的江山图纹,却遮不住他微微颤抖的手背。二十年前抱着襁褓中太子的场景突然在眼前闪现,那时怀中的孩子攥着他的拇指咯咯直笑,奶声奶气地喊着\"父皇\"。
\"父慈子孝?\"太子踉跄着扯下墙上的绸缎,玉冠滚落尘埃,\"你早该在我母妃死时掐死我!\"
他将玉带甩上横梁,看着绳结在月光下泛着冷光,\"这样的帝王家,不来也罢!\"
当太子的身影悬空摇晃,喉间发出濒死的气音时,皇帝终于转身。
龙袍扫过满地尸骸,冕旒下有晶莹之物坠落,却在触及青砖前消散在夜色中。
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梆子声,惊起寒鸦数只,扑棱棱掠过宗人府上空,将这一夜的血色与哀嚎,尽数驮向黎明。
晨雾未散,洛阳城笼罩在诡异的寂静中。朱雀大街的青石缝隙里,暗红的血迹尚未干涸,却已被黄土草草掩埋。宫门前的铜狮双目蒙尘,见证着昨夜的腥风血雨化作今日的一纸诏书。
太监尖细的嗓音穿透薄雾:\"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——昨夜逆党作乱,妄图裹挟太子谋反!太子殿下忠贞不屈,宁死不从,不幸被俘后自缢殉国!太子妃嫔情深义重,闻噩耗后毅然随殉,此等贞烈,感天动地!\"
诏书念罢,广场上跪倒的百官山呼\"陛下圣明\",声音整齐划一,却掩不住许多人眼底的惊惶。刑部尚书颤抖着接过诏书,指尖擦过\"诛九族\"三字时,仿佛触到了滚烫的烙铁——他昨日亲眼所见,分明是太子被皇帝逼上绝路,如今却成了谋逆的罪魁祸首。
\"所有逆党,一律诛九族,以儆效尤!\"诏书最后几个字如重锤落下,惊起宫墙下蜷缩的野狗。昨夜参与叛乱的官员府邸已被禁军重重包围,哭喊声、求饶声从街巷深处传来,与晨钟混在一起,在死寂的城中回荡。
御书房内,皇帝望着案头太子的冠冕,冕旒上的东珠泛着冷光。他缓缓提笔,在密奏上批下\"满门抄斩\"四字,墨迹未干便有太监捧来新的奏折。\"陛下,宗人府清理完毕。\"太监的声音没有丝毫波澜,\"太子的尸首...已按您的吩咐,乱刃分之,弃于野地……\"
皇帝的笔尖顿了顿,一滴墨落在奏折空白处,晕染成小小的黑点。
他挥挥手,继续批改奏折,仿佛那个曾在他膝头牙牙学语的孩子,从未存在过。窗外,晨光刺破云层,却照不亮这深宫里的血色权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