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5章 卢龙节度使刘仁恭,反复无常的卑劣小人(4)(1/2)
光化元年(898年)三月,暴虐贪婪的沧景节度使卢彦威利令智昏,不自量力的与刘仁恭争抢食盐利润。
只是这次他找错了对象,刘仁恭可不是被他灭门的李匡筹,当即派儿子刘守文率军攻打沧州。卢彦威一战即溃,弃城逃往魏州(河北邯郸大名县东,魏博军镇治所)。
魏博节度使罗弘信不愿得罪刘仁恭,拒不接纳。卢彦威只好拖家带口逃往汴州(河南开封,宣武军治所),投靠朱全忠。
刘仁恭趁机出兵,占领了卢彦威所辖沧、景(河北衡水景县)、德(山东德州)三州,任命刘守文为节度使。
兼并了沧景让刘仁恭实力大增,他自诩得到上天护佑,随即产生了吞并河朔的想法。于是向朝廷替儿子刘守文申请沧景节度使符节,没有得到允准。
恰有长安使者到幽州办事,刘仁恭倨傲的对他讲:“旌节我这儿也有,不过就是想要长安的原货罢了。你们朝廷为何连这点小事也要拒绝,回去替我跟皇帝说说。”
唐朝末年,皇权虽然势微,但实力强大如朱全忠、李克用、王建、杨行密等人,至少还对名义上的共主昭宗保持着基本的臣子礼仪,而刘仁恭竟说出如此犯上逆言,可见他已狂到了何种地步!
所谓人狂必有祸,古人诚不欺人!
光化二年(899年)正月,刘仁恭从所属十二州中动员了十万军队浩荡南下,企图将整个河朔纳入囊中。
卢龙军先是攻克贝州(河北邢台清河县),将城中万余军民屠杀殆尽。沿途各州看到卢龙军如此疯狂,各自拼命坚守,拒不归降。
刘仁恭挥师抵达魏博治所魏州(河北邯郸大名县东),在城北扎下大营,节度使罗绍威(注:罗弘信病故,其子罗绍威接任)向朱全忠求援。
朱全忠觊觎河朔已久,且魏博本就臣服于他,自然不愿让刘仁恭染指。
三月,宣武军大将李思安、张存敬奉命支援魏州,屯驻于内黄(河南安阳内黄县)。
三月初十,朱全忠率军屯驻滑州(河南安阳滑县)。
面对晚唐实力最强藩镇,刘仁恭却毫不再乎的对儿子刘守文说:“你的本领远超李思安十倍,你先灭此鼠辈,再擒罗绍威!”于是分出五万精兵,让刘守文、单可及进击李思安。
三月十四日,李思安派将领袁象先在清水(古水名,在内黄附近)右侧设伏,李思安则发兵繁阳(河南安阳内黄西北)迎战。
两军刚一交手,李思安佯装不敌率军撤退,刘守文紧追不舍进入埋伏圈。李思安调头再战,袁象先发动伏兵从侧翼夹击,卢龙军崩溃,三万余人或死或俘,单可及战死,刘守文侥幸逃出生天。
单可及是卢龙军骁将,素有万夫不当之勇,号称“单无敌”,曾在木瓜涧击败李克用,他的死沉重打击了卢龙军士气。
与此同时,宣武军大将葛从周也从邢州(河北邢台)出发,率领八百精骑进入魏州(河北邯郸大名县东)。
三月十五日,刘仁恭攻打上水关(河北大名县北)。葛从周、贺德伦出战,对守门士卒说:“大敌就在前方,你们把城门关紧。我等若不全胜,定会战死阵前,誓不回返!”
率军在城下与卢龙军殊死对决,古时作战全是面对面的血肉相搏,气势与勇气极为重要。宣武军兵力虽弱,但这种不要命的打法却震撼了卢龙军。激战中,卢龙军再次大败,将领薛突厥、王郐郎被俘。
次日,宣武、魏博两军合击刘仁恭,连破卢龙军八座营寨,刘仁恭父子纵火烧营而逃。
宣武、魏博乘胜追击,仓皇逃窜的卢龙军被逼入永济渠(隋朝时挖掘的大运河),溺水而死不计其数。
成德军(河北中部,治所镇州,即河北正定)也出兵在东部边境截杀卢龙军,自魏州至沧州五百里路上,到处是卢龙军相互枕藉的尸体,连望都望不到头!
此役让卢龙军元气大伤,刘仁恭也彻底丧失了争雄河朔的资本,但被激怒的朱全忠却并未打算放过他。
光化三年(900年)四月,朱全忠派大将葛从周出兵十万攻打刘仁恭。
五月初四,宣武军攻陷德州(山东德州),斩杀刺史傅公和。十三日,进围沧州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