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穿越小说 > 我在大唐做战神 > 第972章 李二黑手 长安无骷髅

第972章 李二黑手 长安无骷髅(2/2)

目录

李渊真的很弱吗?纵观历史长河,开国皇帝无一不是雄才大略之人,哪一个又能说是真正的弱者呢?然而,李渊最终却成了太上皇,在华夏数千年的历史上,这样的例子恐怕也仅此一例吧!

长安城内,此刻弥漫着一种惶惶不安的气息,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忧虑和恐惧,但即便如此,也没有谁敢站出来为阴家说上一句公道话。

这就是大势所趋,李二(李世民)已经牢牢掌握了主动权,他有着绝对的理由和力量去左右一切。

在这个时候,谁都不是傻子,心里都明镜似的,如果真的开口为阴家求情,恐怕引来的不是阴家人的感激,而是李二手中冰冷的刀剑。

在值房内,房玄龄端坐在那里,面带微笑,神情从容不迫。对于长安城中弥漫的血腥味,他似乎完全视若无睹,心中自有沟壑。

这时,魏征走了进来,他神色凝重地看着房玄龄,开口说道:“房相,现在长安城内已经杀疯了,你……你真的打算就这么看着吗?”

魏征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急切,要知道,这次要彻底清除世家势力的不是别人,正是那位手段强硬、意志坚定的李二陛下。

房玄龄闻言,轻轻叹了口气,他看向魏征,眼神中带着几分复杂:“老魏啊,有时候我都很佩服你的勇气,这种时候,你难道还要去劝诫陛下吗?你这是在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啊!”

魏征听了房玄龄的话,微微一愣,紧接着脸上露出了一抹羞愧之色。他无奈地摇了摇头,说道:“唉,我也是习惯了,这不是已经习惯了吗?明知道不可为而为之,或许这就是我魏征的宿命吧。”

说完,魏征又长叹一声,神色中满是无奈与悲凉。

房玄龄嘴角抽搐,果然魏征这个家伙是故意和李二对着干的。老魏,你这样作死,终有一日会死在你的这张嘴上面。

魏征丝毫没有慌张,他只是笑了笑,“我的处境,能活着就已经是不错的事情了。”当年……房玄龄轻哼一声,“老魏,你还是闭嘴吧!”

当初玄武门之变时,房玄龄也是发起者之一。他笑了笑,也闭上了嘴。但是他也知道,魏征这个人,心里一直憋着一股劲儿,他恨李二,恨他的篡位,恨他的屠杀。

虽然这些年一直忍着,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,但现在机会来了。李承乾已经被禁足,而魏征却是一个可以接触到李承乾的人。

最近,魏征的行动明显变得积极起来,他到处与人攀谈,明显是有某种计划。房玄龄看着魏征的样子,心中暗自感叹,魏征这个倔强的老头子,终有一天会因为自己的执念付出代价。

但在这个时刻,他也需要保护李承乾。毕竟他也是发起者之一,看着自己的同伴受到如此待遇,他心中的怒火也被点燃了。

虽然他不支持李二登基,但毕竟李二现在才是真正的天子。他也需要为自己和同伴们找一个出路。

无论如何,他都决定要尽力去帮助魏征完成他的计划。只有这样,他们这些人才能有机会为曾经的过错寻求一个公正的解决。

也许他们的未来会很艰难,但他们一定会坚持下去。因为他们有信念,有希望。他们相信,只要他们不放弃,就一定能够找到一条出路。

这个周密的计划,其背后很可能隐藏着与李承乾千丝万缕的联系,只是目前尚不清楚这魏征究竟怀揣着何种目的。但不论魏征的最终意图为何,从种种迹象来看,他的所有行动似乎都只是针对李二的一场精心策划的报复。

在一次私下交谈中,房玄龄不禁向魏征发问:“老房我时常在想,人这一辈子究竟是为了什么而活?”

“为了什么,这我恐怕也说不上来,但有一点可以肯定,若是贸然激怒陛下,你的家人恐怕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……”

房玄龄的神色凝重,他深知李二虽表面上看起来仁厚宽宏,对待下属也算得上和善,未曾大肆屠戮功臣,然而一旦有人胆敢触碰他那不可言说的逆鳞,即便是至亲之人,也难逃一死。

魏征闻言,深深地吸了一口气,目光坚定地说:“这我当然明白,我又怎会愚蠢至此。”

房玄龄闻言,微微颔首,随即转身投入到繁忙的公务之中,开始仔细审阅并处理从各地纷至沓来的奏折。

没错,就是这些堆积如山的奏折,它们并非都能直接呈送到李二面前,否则李二即便是日夜不休,也会被繁重的政务活活累死。

事实上,许多奏折是先上达六部进行初步筛选和处理的,而尚书省作为六部之首,自然承担着把关的重任,需要审慎地挑选出真正重要且紧急的事务上报给皇帝。

魏征在房玄龄刚刚开始专心致志地处理堆积如山的公务时,便礼貌性地打了声招呼,随后便转身匆匆离开了房间。

在魏征离去的那一刻,房玄龄的动作几乎是本能的,他突然猛地抬起头,目光锐利地投向了魏征消失的方向,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难辨的情绪。

“希望你不要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,否则,魏家数百年的基业,恐怕就要毁在你的手上了。”房玄龄心中暗自思量,他知道,当年李二力排众议留下魏征,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向天下彰显自己宽广的胸襟与仁德之心。

然而,若魏征真的不知收敛,一再挑战李二的底线,恐怕即便是李二,也未必会继续容忍下去。

岁月如梭,转眼间,几十年的光阴已悄然流逝,但李二昔日在民间留下的声望与形象,却并未因时间的推移而得到多少实质性的挽回。

魏征等一班谏臣的作用,似乎也已经发挥到了极致,他们的话语,对于李二来说,或许已不再像当年那般振聋发聩。

李二虽非圣贤,却也能虚心纳谏,对于那些逆耳忠言,他往往能够坦然接受。但与此同时,他也是一个有着七情六欲、喜怒哀乐的凡人,绝非那种可以任人辱骂而不还手的懦弱之辈。

魏征深知这一点,为了在这波谲云诡的朝堂之上保住自己的性命,这些年来,他没少故意挑些敏感话题来试探李二的底线,引得李二数次怒不可遏,几乎要下令斩了他。然而,魏征总能凭借自己的机智与口才化险为夷。

此时,皇宫之内,各种流言蜚语与小道消息如同春日里的柳絮,四处飘散。李二坐在御书房内,听着来福毕恭毕敬地汇报着宫中的最新动态,嘴角不禁微微翘起,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。

在房俊这个年轻才俊崛起之前,骷髅殿这个神秘莫测的组织对他来说,就如同隐藏在黑暗中的猛虎,令人心生畏惧。

尽管他早已察觉到他们的存在,却始终无法找到任何实质性的证据或线索。

然而,自从房俊开始崭露头角,接连在几场关键的对决中取得胜利后,骷髅殿似乎也不再像从前那般令人闻风丧胆,它的神秘面纱似乎正在被一点点揭开。

“很好,长安城中的骷髅殿之人总算是被彻底清除了,这无疑是件大快人心的好事,接下来长安城应该算是暂时安全了。”李二在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,但面上依旧保持着沉稳。

其实,李二最近的日子过得也是提心吊胆,每日里都如履薄冰。毕竟,得罪骷髅殿这样的邪恶势力,那几乎等同于给自己判下了枉死的命运。

历史上,有多少人因为不小心得罪了骷髅殿,最后都落得一个凄惨枉死的下场。李二每每想到这些,就不禁脊背发凉,他可不想自己最终也落得如此可悲的境地,枉死在这繁华却又暗藏危机的长安城中。

“陛下,”一旁的谋士恭敬地开口,“骷髅殿虽然势力庞大,实力强悍,但也绝不是无敌的存在。至少在明面上,他们的行动还是受到诸多限制的,力量也就显得相对薄弱。”

李二轻轻摇了摇头,神色凝重:“你知道什么,朕真正担心的,正是骷髅殿那些在暗中的力量。他们如同隐藏在暗处的毒蛇,一旦让他们找到可乘之机,就会毫不犹豫地实施刺杀。到时候,就算朕身边有龙组和凤组这两大高手组织严密守护,恐怕也难以确保万无一失。”

谋士闻言,面露忧色,却也不得不承认李二所言非虚。这世间之事,千日做贼的有之,可千日防贼的却绝无可能。谁能保证时刻警惕,永不疏漏呢?在这波谲云诡的朝堂与江湖之中,唯有步步为营,方能求得一线生机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