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2章 临近先皇后生辰(1/2)
申时。
汴京,大昭皇宫,御书房。
李彦成一边看着李霁呈上来的结案奏折,一边听着李霁禀告。
片刻后,他扔掉手中的奏折,大半个身子侧压在龙椅右边的扶手上,左手虚搭着左边的扶手,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叩着镀金的龙首。
他笑了,道:“清晏的意思是,这事你查了二十来天,查到最后,真相是江氏一家因为先前巴结定宁侯叔父一家,得罪了定宁侯,而江氏未能缓和其同定宁侯的关系,是以心生怨怼,联合同样对江氏怀恨在心的叔父之女齐氏,一起构陷江氏,在国公府前对质,言行激动推搡到江氏,致其小产。”
“一切,都与安国公庶子,乃至于安国公府无关?”
“正是,”李霁拱手作揖,回道:“许公庶子许子枫六月便已休妻,齐氏与安国公府的确已毫无瓜葛。”
李彦成似笑非笑,问道:“那清晏作何处置啊?”
“将罪魁祸首江氏一家、齐氏流放边疆,安国公庶子许子枫,无罪释放。”
李彦成叩击龙首的动作多了快了些许,“你不是同定宁侯有些往来么?这般结案,不怕寒了定宁侯的心?”
“皇兄,臣弟与定宁侯真没甚往来,”李霁一派从容,“何况臣弟是秉公办案,无愧于心,定宁侯便是护妻心切,也不该罔顾真相啊,这公是公,私是私,安能混为一谈?”
“呵——”李彦成笑出了声,眼底却是一片冷意,“清晏啊清晏,这安国公是拿了什么奇珍异宝,亦或什么好处,让你如此维护啊?”
“冤枉啊皇兄,”李霁耷拉着眉眼,“臣弟真是秉公处置的,请皇兄明鉴。”
李彦成将先前扔在桌案上的奏折拾起,一把朝李霁扔去,怒道:“好一个秉公处置!”
李霁稍稍后仰避开,奏折才没砸到他的脸,但仍重重砸到他的胸口。
李彦成怒了,他跪地叩首:“皇兄息怒。”
曹学良等人亦吓得跪地高呼:“皇上喜怒。”
其实这些年来,李彦成同李霁之间,几乎没有大小声红过脸。
李霁可以说是这世上最了解李彦成性子的人,以他的口才,要避开惹怒李彦成的点,轻而易举。
李彦成俯视李霁,沉脸道:“你是朕在这世上唯一的血脉手足,是朕最信任的人,现下,连你也开始糊弄朕了?”
从先前给齐司延选平妻的事,他便对李霁积累了诸多不满,此刻全部迸发。
一会定宁侯,一会国公府。
他到底站在了哪个阵营?
低头叩首的李霁,唇角有自嘲的笑,场面而官方地回应道:“臣弟万不敢糊弄皇兄,实乃事实如此。”
“好,好啊,”李彦成胸膛起伏,“你是朕的胞弟,朕不会扫你在满朝文武中的面子,这个案子你要如何了结,朕都认。”
“时候尚早,你不如去趟刑部,再好好审审,别放过了不该放过的人,这份奏折我便当没看过,你想好了该怎么结案,再来呈情。”
“是,臣弟遵旨,臣弟告退。”
李霁行礼,退出了御书房。
李霁离开后,李彦成脸上的阴霾,久久不散。
他要的是李霁借题发挥,将火从许子枫烧到安国公府上去。
再等齐司延那边彻查了许昌安贪污赈灾款,两方给力,他得以名正言顺地卸掉许清手中部分权利。
他不信李霁不懂。
李彦成越想心口越堵,瞟了眼地上自己刚刚砸落的奏折,冲曹学良道:“把珩王落下的东西给珩王送去。”
他看着曹学良,婉转暗示道:“别忘记提醒珩王,做事要细心周到,别落下什么不该落下的。”
“是,皇上,”曹学良会意,忙捡起地上的奏折:“奴才明白。”
曹学良退出了低压的御书房,快步追上了李霁:“王爷留步!”
李霁驻足,完全没有惹怒龙颜的慌乱忐忑,还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,问道:“曹公公有事?”
“王爷把折子落下了,”曹学良亦噙着笑,双手恭敬地递过去,“皇上让奴才提醒王爷,做事要细心周到,别落下什么不该落下的。”
李霁收下奏折,没什么大的反应,回道:“还望曹公公转告皇兄,皇兄的谆谆教导,本王铭记于心,不敢忘怀。”
曹学良点了点头,却没有要告退的意思。
李霁挑眉:“曹公公还有话没说完?”
曹学良环视了下左右,虽宫人们都离得远,还是躬身向前了一步,低声道:“眼瞅着临近先皇后生辰,每年这个时候,皇上心情都不太好,王爷还是顺着皇上心意些,免得惹了皇上不悦,那人人都难过呀。”
李霁好似听不懂曹学良话中的深意一般,令人摸不着头脑的,用不明所以的废话敷衍附和:“是啊,那是人人都难过。”
曹学良心里无语得很,但李彦成敲打他劝李霁做“正确”的事,他不得不继续道:“越是临近先皇后生辰,皇上便越发不想看见国公爷,毕竟当年……哎——”
他故意叹息停下。
先帝是死了,但当年那些恩恩怨怨,李霁当是清楚分明的。
李霁更该懂得,李彦成对许清有多不满。
怎么帮其庶子许子枫脱罪呢?
李霁眼底有嗤笑,面色却是一派温和的笑,颔首道:“明白,本王都明白,曹公公放心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